2013年4月2日
百分比
生活的幸福莫過於在喜歡的地方與喜歡的人做著喜歡的事情產出喜歡的結果,
其中某項加上一個不字,也許還好,如果超過一半那麼心裡遲早會生病。
讓我想到20世紀初期的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ew ,Abraham Harold 1908 ~ 1970 )提出需要層次的理論,歸納起來可分為七個層次,按低級排到高級,呈一個金字塔的階梯:
(1)生理需要
對食物、飲料、氧氣、睡眠和性的需要。
(2)安全需要
對安全感、穩定性和擺脫恐懼、焦慮的需要。
(3)歸屬和愛的需要
對歸屬感、愛情、友誼和擺脫孤獨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自尊和來自他人尊重的需要。
(5)認知需要
認識和理解的需要,其中認識需要是基本的。
(6)審美需要
對真、善、美追求的需要。
(7)自我實現需要
對實現自己的潛能、創造力、理想和信念的需 要。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食物需要吃,吃是動作(過程),為了滿足飽慾(結果),這過程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對一些人或許是重點,對一些人又或許不是很在意,重要的是,要如何在生活之中找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這是學問,而且還得學一輩子。
常常我們感歎環境的無奈又或者我們老受著主流媒體的牽制而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讓生活越來越複雜,舉個簡單的例子,雖然科技生活的便利性,讓你想找誰便找誰,所出現的後遺症便是少了珍惜,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一切都是如此的不費吹灰之力。網路上流傳一張兩個老人在車站訣別,構圖是一個在車窗一個在月台,月台老人側向鏡頭掩面而泣,文章標題為"也許是最後一次說再見"依他們的年紀下這標題的確很有張力,也許他們是多年的老友也許是兄弟,可想而知的是他們碰面時的喜悅應該難以言喻。
為什麼提這個呢?對一般人來說,幸福的概念到底是什麼?可能思想單純的人可以簡單的侃侃而談,我相信無知也是一種幸福,這裡的無知不是貶義詞,而是指一個客觀的狀況,人越簡單越容易得到幸福(重要的是自我認定)
舊約聖經中亞當夏娃是最接近上帝的人類,但聽從了壞東西的誘導下吃了不該吃的東西得到了所謂的
"知"
理解了羞愧感與其它,就此失去了上帝的祝福也得到了病痛。
既然註定有部分人是比較"有知"那就看是用在好的還是壞的,我實在很不能原諒那些散佈不實訊息去欺騙/誤導這些"無知"(非貶義)的單純人們,而導致一些不好的心理效應。
回來談首段,
我們都希望在喜歡的地方與喜歡的人做著喜歡的事情產出喜歡的結果,那麼我們能為這目標付出/犧牲多少?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